背景
•
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。它的特點是難以入睡或淺眠易醒,醒了不易再入睡,儘管有足夠的機會可以睡覺。而且會導致白天精神不好。
•
失眠的病因是綜合遺傳,環境,行為和心理因素導致過度興奮造成。
•
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,生活質量下降,高血壓,工作缺勤和交通事故。
定義
−
急性失眠症狀通常持續數天至數週,壓力源被消除時會緩解
−
慢性失眠描述持續超過一個月的症狀,通常簡稱為“失眠”或失眠症
−
無明確原因發生,稱為原發性失眠症
−
由另一種病症引起,稱為繼發性失眠症
評估
•
失眠患者的常見發現包括:
▫
躺下到睡著的時間>
30分鐘
▫
睡著後又清醒>
30分鐘
▫
睡眠效率(100 x
[總睡眠時間/床上總時間])<85%
▫
總睡眠時間<6.5小時
•
白天症狀可能包括疲勞或低能量,嗜睡或午睡,以及影響注意力,專注力或記憶力的認知困難。
•
評估應包括藥物和精神疾病合併症,使用睡眠評估工具,如嗜睡量表和2週睡眠日記。
•
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的危險因素,包括體重指數(BMI)≥30,扁桃體肥大,大頸部(男性> 17英寸,女性> 16英寸)。
量表
Epworth 嗜睡量表
總分≥10被認為是疲倦並需要進行評估
總分≥10被認為是疲倦並需要進行評估
填寫兩周的睡眠日記
盛行率
失眠症狀的年發生率30.7%
病因
•
可能導致失眠的合併睡眠障礙包括
▫
與睡眠有關的呼吸障礙,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或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
▫
不寧腿綜合徵和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
▫
夜間腿部痙攣
▫
異睡症,包括睡眠說話,睡眠行走,睡眠恐怖,磨牙症,夢魘症,睡眠相關的飲食失調症
▫
晝夜節律睡眠障礙
延遲睡眠階段綜合症(夜猫子)
晚期睡眠階段障礙(早晨百靈鳥),通常見於老年人
轉移工作綜合症
時差
嗜睡症
常常與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和注意力受損以及幻覺有關
•
心理狀況
▫
情緒障礙,如躁鬱症,抑鬱或心境惡劣
▫
焦慮症,強迫症(OCD),恐慌症或創傷後症候群(PTSD)
▫
精神病性疾病,如精神分裂症
▫
遺忘症,如阿茲海默症
•
合併症
▫
神經系統疾病,如偏頭痛,多發性硬化症,帕金森病,中風,痴呆或癲癇綜合徵
▫
肺部疾病,如COPD或哮喘
▫
慢性疼痛,如關節炎或纖維肌痛
▫
內分泌失調,如甲狀腺機能減退或甲狀腺功能亢進
▫
胃食管反流
▫
充血性心衰竭
▫
與海拔相關的睡眠障礙
•
藥物包括
▫
抗抑鬱藥、興奮劑
▫
減充血劑
▫
麻醉鎮痛藥
▫
心血管藥物藥
•
肺部藥物,如茶鹼
•
類固醇
•
甲狀腺激素
•
膽鹼酯酶抑製劑
•
物質
▫
酒精
▫
興奮劑,如咖啡因
▫
煙草
治療
•
找出並治療合併症,以及避免可能干擾睡眠的藥物或物質。
•
良好的睡眠習慣,包括定期適度運動,並在睡前數小時避免咖啡因和酒。
•
建議採用心理和行爲干預治療慢性原發性和合併症(繼發性)失眠症。
•
刺激控制療法,放鬆訓練,以及認知療法與行爲療法的結合。
•
如果需要藥物治療,補充行為和認知療法的選擇包括:
▫
短效至中效苯二氮平催眠藥,非苯二氮平催眠鎮靜劑,褪黑激素受體作用劑或鎮靜抗抑鬱藥
▫
其他鎮靜劑,如抗驚厥藥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,但這些可能只適用于合併失眠症患者
資料來源:整理自Dynamed:
insomnia
失眠的中醫觀點
•
失眠是指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爲特徵的一種病證。
•
輕者入睡困難,或入睡後易再醒來,醒後不能再入睡,或時睡時醒。
•
嚴重者甚至整夜不能入睡。
•
失眠症是臨床常見病、多發病,病程較長,易反複發作,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。
•
失眠屬中醫“不寐”範疇,其病因多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有關。
•
水穀之精微化爲血,上奉于心,則心得所養;受藏于肝,則肝體柔和;統攝于脾,則生化不息;調節有度,化而爲精,內藏于腎,腎精上承于心,心氣下交于腎,則神志安寧。
•
若思慮勞倦、暴怒憂鬱,內傷心脾,陽不交陰,心腎不交,陰虛火旺,肝陽擾動,心膽氣虛以及痰熱內擾等均會影響心神而導致不寐。
失眠的中醫藥膳湯飲
1
桑椹茉莉飲
▫
材料:桑椹、百合各20克,茉莉花5克。
▫
做法:桑椹、百合各20 g濃煎候滾,倒入盛有茉莉花5 g之容器,加蓋靜置即可飲用,頻飲或代茶飲用。
▫
功效:桑椹滋陰養血,益肝腎;百合養陰潤肺,清心安神;茉莉開鬱理氣,三者共用有滋陰生血、養心安神、生津止渴、理氣開鬱之功效。適用於陰虛肝鬱失眠。
2
大棗茯神粥
▫
材料:大棗15枚、茯神15 g
▫
作法:細銼煎煮濃縮去滓,與白米60~100 g同煮,溫熱食之,每日1次。
▫
功效:大棗養血安神,茯神益心脾、寧心安神。適用於心脾兩虛失眠。
3
心脾雙補湯
▫
材料:龍眼肉、蓮子、大棗各15 g
▫
作法:煎湯,飲湯食龍眼、蓮子、大棗,頻飲。
▫
功效:龍眼、蓮子、大棗三藥共奏益心脾,養血安神之效。適用于心脾兩虛失眠者。
4
人參龍眼醴
▫
材料:人參5 g、龍眼肉200 g
▫
作法:浸泡在1000 ml高粱酒中,加蓋密封半月即可,晚飯後飲用,一次20~25 ml。
▫
功效:人參、龍眼合用補氣養血,安神益智,適用氣血兩虛失眠。
▫
注意:含酒精飲品,不可長期飲用。
5
酸棗仁粥:
▫
材料:炒酸棗仁50 g
▫
作法:加水煎煮20 min,去藥留汁,與白米75 g武火煮20 min,再用文火煮至米開粥稠即成,每日1次。
▫
功效:酸棗仁養心安神益肝,適用於神不安失眠者。
6
養心安神粥:
▫
材料:瘦猪肉250 g洗淨,切小塊,蓮子、龍眼各30 g以及百合20 g。
▫
作法:共入砂鍋內,文火煲熟,調味即可,每晚佐餐食用。
▫
功效:蓮子、龍眼、百合與猪瘦肉合用以達滋陰補益之效,適用於陰虛失眠者。
7
安神梨甑
▫
材料:雪梨2個,炒棗仁10 g,冰糖15 g
▫
作法:雪梨2個洗淨,梨頂切開一蓋,挖去核,將炒棗仁10 g,冰糖15 g裝入其中,蓋上梨蓋,用竹簽插入蓋牢,放入碗中蒸熟食之,每日1次。
▫
功效:雪梨清熱養陰,棗仁養心安神鎮靜,冰糖緩中補虛,合用共奏滋陰液,養心安神之效,適用於陰虛證者。
▫
具有安神作用的湯適合在睡前2小時飲用,因梨有利尿的作用,夜尿多的人不適合睡前吃。
8
甘麥大棗湯
▫
材料:浮小麥30 g,大棗10枚,炙甘草10 g
▫
作法:煮成300cc,每日1劑,早晚各服1碗。
▫
養心安神,和中緩急,適用於心神不安失眠者。
失眠的穴位按摩
•
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或是半臥位的姿勢,然後按摩患者的百會穴、安眠穴、風池穴2 min,對患者的坎宮、運太陽推10 次,指柔太陽穴1 min,沿著患者顎骨下推至翳風穴5 次。對太陽穴進行1 min 的按摩,順雙側肩臂用拿法使患者保持放鬆,順時針按摩內關穴、神門穴1 min。
•
下肢肌肉順足太陰脾經、足少陰腎經至下肢腿處逆時針揉三陰交、太溪、照海穴1 min,以保持患者寧心安神。
失眠的耳穴貼壓按摩
耳穴埋子: 首先指導患者臥位或是坐位的姿勢,對患者的耳輪部位進行消毒,尋找心、肝、交感及神門穴等穴位的敏感點, 然後將王不留行子貼于相應的穴位上,並用指腹按壓1~3 min,保持3~5 次/天
資料來源:資料整理自
劉慧鴻, 失眠的綜合干預進展,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
2018 年11 月第5 卷第11 期
張廣飛, 穴位按摩治療失眠效果的臨床評價,中外醫療
2017 NO .33
張文苑, 耳穴埋籽聯合穴位按摩靜陽生陰治療失眠的療效分析,中外醫療2017 NO .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