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

糖尿病的中醫保健


糖尿病的中醫保健

糖尿病的診斷

         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(胰島細胞遭破壞,造成胰島素缺乏)、第2型糖尿病(胰島素阻抗,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)、其他型糖尿病、妊娠型糖尿病等。

         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,非懷孕狀况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(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)
(
糖化血色素(HbA1c)6.5%
(
空腹血漿血糖≧126 mg/dL
(
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≧200 mg/dL
(
典型的高血糖症狀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與體重减輕)且隨機血漿血糖≧200 mg/dL

 

糖尿病的盛行率

        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
         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
        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,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,且每年以25,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
         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。
         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,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踪,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,管理自己的血糖,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産生的不二法門。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
糖尿病的中醫觀點

         中醫認爲糖尿病屬“消渴病”的範疇,是以多飲、多食、多尿、消瘦等“三多一少”症群爲典型表現的疾病。

         I型糖尿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,可有明顯的“三多一少”症群。

         糖尿病大半都是II型糖尿病,以成年人和老年人多見,病程緩慢,早期症狀不明顯。

         中醫認爲糖尿病患者多素體虛弱,又加飲食不節,勞倦內傷和情志失調等因素的影響,導致機體臟腑功能失調而産生病變,主要病機是以機體燥熱偏盛,陰津耗損爲主。


中醫病因病機

         三多一少:多食多喝多尿;消瘦。

         瘦型糖尿病佔13%,病因:

         遺傳、體質、情志

         大多為第一型糖尿病

         少數為成年人自體免疫原因

         晚發的糖尿病

         胖型糖尿病佔87%,病因:

         實胖:吃多者

         虛胖:代謝慢,老人,女性

         肥:肥胖

         糖:胰島素阻抗、糖耐量降低

         絡:絡病多瘀。氣機瘀滯,血行不暢,脈絡不痹症斑疹

         暢:瘀血停阻。造成大血管、小血管,和微血管的病變。

         肌膚不仁

         癰疽

         中風

中醫飲食宜忌

Ø   不可吃肥甘厚味:
《素問·腹中論》消渴“熱中消中,不可服膏梁、芳草、石藥”。
《素問·奇病論》有病口甘者,病名為何,何以得之。歧伯曰: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脾癉。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爲之行其精氣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;此肥美之所發也,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內熱,甘者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(屬於第二型糖尿病)
Ø   不可飲酒、鹹食:
唐代孫思邈認為“夫消渴者,凡積久飲酒,無有不成消渴病者…所慎者有三,一飲酒、二房室、三鹹食及面,能慎此者,雖不服藥,而自無可他,不知此者,縱有金丹,亦不可救,深思慎之。”
Ø   不可飲食不節:

《儒門事親》也强調“不减滋味,不戒嗜欲,不節喜怒,病已而複作”。

中醫藥膳茶飲
Ø   陰虛熱盛證者,飲食量大,且易饑餓。可給予養陰消渴飲服用。
²  枸杞二錢、玉竹三錢、花粉二錢/帖,煮成1000CC,當成一天的水分補充飲用。
²  主食應以糙米飯類食物爲主。
²  副食可適當添加冬瓜及綠葉菜等蔬菜,達到降血糖的目的
註:冬瓜中含有丙醇二酸和葫蘆巴鹼,能有效控制體內的糖類轉化為脂肪,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。適宜攝入量:每餐宜吃60公克。

Ø  肝腎不足證者,神疲且乏力,可給予滋腎填精湯服用。
²  山藥60 g、薏仁30 g加排骨燉煮
²  主食應以糙米飯類食物爲主。
²  副食可適當添加胡蘿蔔及油菜等食物。
Ø  腎元不固證患者,小便量大且頻繁,腰疼肢軟,可給予益氣補腎固精湯治療。
² 山藥100 g、枸杞20 g,加雞肉燉煮。
²  以胡蘿蔔等爲副食,促進病情康復。

資料來源: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誌
2018 1 6 卷第 3
中醫食療藥膳治療Ⅱ型糖尿病療效觀察程

糖尿病的中醫治療

關鍵條件是控制飲食。正確的飲食可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狀態,恢複臟腑正常功能,預防疾病進一步發展,提高生活質量。中醫藥膳湯粥療法簡便易行,安全可靠,是日常家庭生活中輔助治療糖尿病值得選擇的一種方式,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。

資料來源整理自:基于中醫認識論藥膳湯粥輔助治療糖尿病

 

疾病的進程

       鬱:

   胃腸鬱積,胃實,胃熱、腸熱、肝熱。肝、胰腺,腸胃消化系統超負荷運轉。

         熱:

    鬱而化熱

處方:白虎湯

       虛:

   氣虛、陰虛、脾虛

處方:白虎加人參湯

         損:

   大、小微血管病變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腎臟病、    神經病變、眼底病變、皮膚病變,心肌病變。冠狀動脈、腦動脈、    下肢動脈病變等等。

仝小林談糖尿病中醫調治


中世紀修道院的草藥庫 這個系列將會陸續和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芳香草藥精油的應用 一、防疫的芳香酒精噴霧  1. 組成  馬鬱蘭:萜品烯-4-醇  波旁天竺葵:香葉醇、牻牛兒醇  馬告(山雞椒): 檸檬醛、香葉醛,與橙花醛  檸檬:檸檬烯  2. 調配方法: 四種精油各五滴,溶...